医疗废水产生于医院、诊所、实验室等机构日常运营,来源和成分复杂,包括诊疗室、病房、手术室、洗衣房及药房等部门废水。废水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,如病原微生物(细菌、病毒)、有毒理化污染物(重金属、化学药剂)、放射性物质及常规污染物(BOD5、氨氮)。若未经妥善处理直接排放,将严重污染水体、土壤和大气,破坏生态平衡,且有害物质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,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。因此,医疗废水处理至关重要。
医疗废水含细菌、病毒、重金属、化学药剂等多种污染物,水质复杂,包括放射性及常规污染物如悬浮物、BOD、COD等。
医疗废水排放随机构规模、诊疗频率及患者数波动,高峰时段增,低谷时段减。
医疗废水含病原体、重金属等,对生物体有毒,可致疾病传播、器官损害及基因突变。
调节池:
生物膜法:
深度处理工艺:
消毒法:
调节池用于均衡水质水量,稳定后续处理效果。通过调节池,可以使废水的水质和水量更加稳定,有利于后续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行。
生物膜法是通过固定在载体上的微生物膜来去除污染物的方法。常用的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接触氧化法、曝气生物滤池等。生物膜法具有占地面积小、运行稳定等优点。
深度处理是针对特定污染物进行专门处理的过程,以确保出水水质达到更高的标准。常用的深度处理工艺包括:膜分离技术:采用反渗透(RO)、纳滤(NF)等膜技术去除溶解性固体和小分子有机物。活性炭吸附:用于去除残留的有机物、色素等污染物。
消毒是医疗废水处理的重要步骤,旨在杀灭废水中的病原微生物,防止疾病的传播。常用的消毒工艺包括:氯化消毒、臭氧消毒、紫外线消毒
|